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法规 » 正文

什么叫出世思想和入世思想?

82023-10-03 04:48:31

入世思想和出世思想多发生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身上。人既已生于世,长于世,又何言入世?既已在世,又何谓出世?看似对立的一对关系,正反映出古代文人学士的种种矛盾心态,总的来说,积极入世的思想取向,是有利于国家、社会的进步发展的,但出世思想也未必一概应当被否认,特别在文学创作中,出世思想引发的浪漫主义幻想、愿

标签: sdf

入世思想和出世思想多发生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身上。人既已生于世,长于世,又何言入世?既已在世,又何谓出世?看似对立的一对关系,正反映出古代文人学士的种种矛盾心态,总的来说,积极入世的思想取向,是有利于国家、社会的进步发展的,但出世思想也未必一概应当被否认,特别在文学创作中,出世思想引发的浪漫主义幻想、愿景给世人留下了审美的愉悦和精神向往。

孔孟为代表的儒家,讲求用世之道,学以致用。皓首穷经,孜孜矻矻,为博得学问,更为谋取官名。一旦做了官,就可服务于国家、社会,古时一个人的人生信仰、生命意义、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,亦即所谓"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"的愿望概当如此。自然,获得功名利禄后,也能使家业兴旺、光宗耀祖,这是又一层意义。孔子还曾特指君子说过:"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"意思是,一个君子怕就怕死后默默无闻,没有留下名气。这就是古时普遍的入世思想。

一般认为,科举制度或称科举考试从我国隋朝开起,至唐宋时期成熟,它改变了此前的察举制,即不必通过朝廷公卿或地方长官的推荐,只需个人报名,便可参加考试。大批中低阶层的人士试图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国家各级行政管理机构,从而可期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,按现时的网络语,这样的考试制度就为积极入世按下了"快捷键",提供了入世的开口。

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在入世这一问题上持相同态度。有的积极入世,一路向上,功成名就;有的入世后发现面临的现实状况不符合自己的志向,或者遇到挫折、苦难,中途放弃做官,解甲归田;有的功成名就后决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,一概不问世事。以上种种原因都促成了"出世"。于是就出现了隐士这种称号,而且可以这么说,中国古代能称得上隐士的大都是有本事的人。

简单分列一下隐士的大致类型(配不上

学术性,只是闲聊)。

比如,"不如意"型。南怀瑾先生在《论语别裁》中谈到唐朝的王通,谥号"文中子"。王通在隋朝隋炀帝时本来有志于天下,但在与隋炀帝交谈后,又四处观察一番后,感觉不行,便打消了为官"入世"的念头,改为回去讲学,培养年轻的后学,他被世人视为大隐士。至唐太宗开国时,一批开创唐代国运和思想文化新局面的元勋重臣如李靖、徐世歵、房玄龄、魏徵等都曾是王通的学生,可见王通这样的隐士发挥的思想教育作用不可小觑,而这样的隐士也是从另一途径入世呢!

比如"失望"型。有一类人士怀才不遇,未被赏识,如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感到失望,发出"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"的感叹。("被褐"意为穿着粗布;"怀玉"意指怀揣着知识、才能)或者明知道当时的社会病入膏肓,无可救药,颓势不可挽回,便不勉强出去做官,不愿当社会的中流砥柱

比如"不居功贪位"型。老子又曾说:"功成名遂身退,天之道。"据说这里的"身退"不是退隐山林,不是后来苏轼"芒鞋竹杖穿林"那样的潇洒 ,而是主张不居功贪位。这里的"道"指的是自然规律。历史上,不少辅佐君主的重臣在开国初期即称病告退,是因为免受功高盖主的猜疑,为保全自己而早早告退。

比如也有"曲里拐弯博取重视"型。这是利用隐士之名,试图获取君主重视的一类。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卢藏用,其居住在离京师较近的终南山,倡言隐居,被发现而征召入朝当官。后人称之为"终南捷径"。

比如还有"甘当隐士"类。据说此类人士担心科举考试不顺,倒不如一辈子不当官,也不贪图功名富贵,一心做学问,名气也会很大。

补充说明,魏晋时期,隐士又被称作高士,意为高尚之士,学识才干均好。至宋朝,又被称作处士。

个人行为受个人思想支配,个人思想又受社会思想、思潮的影响。在我国古代,儒家思想、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一直影响着文人志士。这些思想常常左右着入世与出世的行为。

李泽厚先生认为:"就思想、文艺领域说,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,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,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。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。"

佛教般若和禅宗的思想也影响很大。比如,影响了陶渊明、王维、白居易、王安石、苏轼等一大批各朝代的人士。

即以清朝进步思想家龚自珍为例,他曾激烈抨击"日之将夕"的封建社会,并以进步思想和爱国激情揭示旧社会旧制度的没落,抒发其憧憬新时代的愿望,然而身处逆境,面临太平天国风暴席卷而来时,他感到绝望、无所作为,遁入佛门。这是从"入世"转向"出世"的一类现象。

佛道哲学含有泛神论,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泛神论。也就是说,"道"无所不在,"神"无所不在,两者不谋而合。姚全兴先生在其《神合感探幽》一文中认为,神合感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的一种幻想。文学家当其愿望没有获得满足时就求助于幻想,通过自己的作品,神驰全无痛苦、自由自在的宇宙,似乎感到征服了苦痛的现实,摆脱了不如意的人世。比方阮籍、陶潜这样的文人,遇到不如意的现实生活,或者意志消沉,面山常啸或者归隐田林,寄情山水,表面上潇洒超逸,骨子里却痛苦不堪,但通过作品打通精神上的"堰塞湖",恍然出世,超然物外。即使在这样的出世思想状态下,依然可以在作品中激发出人格上的理性、勇气和尊严。

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的思想就是在儒、释、道三种思想间融合、转化,入世思想与出世思想亦随之变化。有学者认为,陶潜、李白是身合儒、道,王维、苏轼身居儒家而心兼禅、道,儒、道、禅在他们思想中难以截然分开。

时代车轮滚滚向前,春夏秋冬周而复始,时至今日,中华民族面临全面复兴的时机,毫无疑问,这为每一位有志人士敞开了积极"入世"的大门

供参考。

免责声明:本网转载合作媒体、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信息仅供参考,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。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,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联系本站网管,谢谢。

合作